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建设工地上的劳模故事 当前通讯

时间:2023-05-04 07:04:13    来源:工人日报

“为城市添砖加瓦,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建设者,昌郑直言,他最自豪的就是参与了大湾区的一系列大工程。在深圳各建设工地,有不少像昌郑一样的劳模奋力投入湾区建设浪潮,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模范“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优秀品格。近日,《工人日报》记者采写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从不畏难,打破“不可能”

2015年7月,大学毕业的昌郑加入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成为一名90后青年建设者。


(资料图片)

时至今日,虽已辗转参与大湾区多个城市的项目建设,但昌郑依然清晰地记得2018年刚到横琴华润万象世界项目担任生产经理时的场景。“到达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甲方抢售楼节点的通知。”昌郑回忆,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他不能有一丝畏难的想法。

面对项目超大梁的钢结构转换层、高支模、4.9米层高铝模拉片式拼装等首次尝试的新工艺,昌郑迅速开展厂家调研、预施工试验和异地交流学习,尽快学习掌握新工艺技术。同时,召开动员大会,组织机电、劳务、爬架等分包穿插并有序施工。

作为负责人,他始终和大家同甘共苦。为了塔吊设备的顺利安装,他更是带着班组守了一个通宵。“面对这么高标准和要求的项目,我必须在现场。”昌郑说。最终,在他和团队的全力以赴下,项目顺利实现高质量履约。

2022年,昌郑迎来了新的挑战:珠海市“产业5.0新空间”高标准厂房—港湾7号(一期)项目。“接到这个项目时,没有觉得十分困难。但当听到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10栋厂房的竣工交付任务时,第一想法是,这是不可能的。”昌郑说。

即便制定了严密科学的施工计划,建设过程依旧充满了艰辛、变数和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整个施工期间,他时常出现深夜或凌晨的工地现场。最终,经过180天的攻坚奋战,项目顺利完成。

目前,昌郑是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港湾7号—金鼎产业连片制造基地项目负责人,取得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2篇论文,先后获得“中建五局战略贡献奖”“中建五局优秀工程师”等荣誉。今年,他还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将困难当做磨炼的“试金石”

“做就要做最好,干就要干成。”这是徐世达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徐世达是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副指挥长,先后荣获“深圳地铁11号线优秀管理者”、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从业20多年来,他先后参与了10多个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工作,从技术员到指挥部负责人,他将每一项任务当做“经验包”,将每一次困难当做“试金石”。

2007年12月,作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青年盛会的城市轨道配套交通项目——深圳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复杂的沿线地下管网及地质情况、高难度的施工技术、庞大的工程体量等给青年技术员们来了新挑战。不过,以徐世达为代表的技术团队未被困难吓倒。

徐世达带领技术团队将工程当做“青年技术比武运动会”,全力推动科研技术攻关,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先后攻克了“兴留”区间富水复合地层浅埋暗挖、上水径靠山大跨半明半暗地铁车站、创业路立交桥桩基拖换等技术难题,刷新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深圳速度”,并斩获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詹天佑奖”。

深圳11号线在深圳地铁三期规划中应运而生,时为中铁南方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的徐世达,第一时间带领技术团队总结建设经验,编制《BT项目建设管理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为统筹抓好项目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工期履约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过程中,他与技术团队们坚持科技引领,深度参与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海积淤泥质地层盖挖逆作矮支架等重大难题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11号线盖挖逆作结构板矮支架工法”研究,在现场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主体结构质量,示范引领全线实现首次建立轨道交通120千米/小时快线成套技术标准体系等多个突破,推广应用住建部颁发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中的46子项及创新技术17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深圳首条地铁快线投入运营的建设任务,该工程也相继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友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