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数万马家军,就敢和一野30万大军决战,马家军为何如此疯狂?-当前播报

时间:2023-06-09 13:53:28    来源:回忆是旧枷锁

自古战役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兵力,人数多是取胜的一方面原因,马家军持有的兵力不足我军的三分之一,为何他还敢和我军一战?难道他们认为自己是当代白起、韩信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本事他们有么?

究其原因,马家军不顾人数的差别,敢和我军一战,还是因为这五点重要的原因,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才给了他们极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必胜。那让他们如此有自信的五个原因是什么呢?

一、西北大漠马家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马家军起源于清朝末年国家混乱之际,在民国时期的势力不断壮大。因为他们的领导者都姓马,所以他们被称为马家军,他们在政治上相当的独立,内部也一直秉持着世袭制度,充当着西北大漠的土皇帝,后期的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

对于一个地方势力来讲,他们最看重的就是领地,当然马家军也不例外。“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是青海马家军领袖马步芳的一句话,当年西路军经过河西走廊,想要获取更大的物资,这也是解放大西北的必经之路,这一行为直接波动了马家军的神经。

他们唯恐红军会在河西走廊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手持战刀,骑着战马,与我军开展对峙。为了保全河西领地,马步芳动用了青海马家军的所有势力,与我军对抗,我军当时物资匮乏,筋疲力竭。

反观青海马家军,他们盘踞在这一方数十年之久,熟悉地形,力量雄厚,又征集了大量民兵,结果可想而知,马家军虐杀了大量的红军战士,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仗让我军悲痛万分,也让双方结下了梁子。

要想解放西北,必须消灭马家军,彭老总坚持着这个信念带兵上前,这血淋淋的过往时刻提醒着他要为牺牲的红军战士报仇。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三年后,马步芳在兰州被我军捕获,青海马家军的势力就此瓦解,我军又乘胜追击,消灭了宁夏马家军,就此一雪前耻。

二、决战沈家岭

虽然马家军在兰州的决战是和彭老总进行正面作战,彭老总也赢得了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但是上层一开始是有意让徐帅来指挥这场战斗的,因为他是当年红军西路军的指挥领导,他的心中一直记挂着和马家军的种种纠葛,只可惜徐帅当时身体不佳,无法胜任。

于是就有了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仗,彭总率领30万大军与马家军浴血奋战半个月,消灭了以马步芳为首的国军主力,为我军解放新疆,乃至整个大西北地区铺平了道路。

兰州战役中最血腥的一场战斗地点莫过于沈家岭,沈家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他后面是黄河铁桥,为了防止马家军撤退跑路,这个山头必须拿下,我军通过土工作业的方法,一步步接近马家军营地,双方的战争即刻拉响。

沈家岭呈葫芦状,有着三道防线,易守难攻,这直接导致了我军的进攻路线十分狭窄,而且丧心病狂的马家军竟然将整个道路挖断,对面全部都是碉堡火力点,于是我军想出靠近战术,直接将战壕挖到了距离敌人30米的地方。

想要拿下兰州并没有想象的轻松,8月25日中午的沈家岭早已经是尸横遍野,可见战况之惨烈,这也是第一野战军经历过的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役,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这是多么的凶险,据当年参加这场战役的老兵说,“打完之后,整座山矮了两米”。

三、决不放弃兰州

为什么即使是这样,即使是争得头破血流,即使兵力与我军相差甚多,马家军为什么还是不放弃兰州这个地区呢?只是因为兰州这块地方是一个军事要地吗?他们总是在拼死抵抗,认为还是有取得胜利的希望,这其中包括了五点重要的原因。

第一,曾经马家军与我军西路军交手的时候,取得了不少的优越感和成就感,认为我军也不过尔尔,随便打一打就能取胜,并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即使人再多也是没有用。可是他们不清楚的是,当年西路军是经历过长征胜利,早就已经筋疲力竭。

第二,马家军在这西北大漠上已经生存86余年,要让他离开自己的家乡,以他的脾气是肯定不能同意的。第三,马家军的兵力强悍,从这次战争中就能看出来看,即使人数上我军是马家军的三倍,也仅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第四,马步芳熟悉兰州的地形,他知道兰州是三面环山,一面与黄河相邻,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有着天然的屏障,而且在抗日期间就修筑了防御工事,这一大块宝地,他自然不能够轻易扔出去,并且他对自己和同僚战士有着相当的自信,他们不会失败。

第五,马步芳能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起码说明他不傻,在他的计划里,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失败,他也可以撤退,有着宁马的支援和掩护,他又有着蒋介石这个靠山,即使他有难,蒋介石不可能对他不管不顾,这五点就是马家军敢和我军殊死一搏的原因。

四、总结

兰州攻坚战,以我军伤亡8700人的代价,彻底摧毁了马家军,而兰州古城,也就此迎来了新生。是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换来了后辈们的幸福生活。

兰州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彭老总出色的指挥,以及全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报效祖国。活在当下的和平年代,虽然早就已经看不到了当年兰州的战火,但是需要铭记的是,在每一寸需要被解放的土地上,都流淌着烈士们的鲜血。

标签: